因為昨天看到一句,歌舞伎中最厲害的演員稱為十八番,怎麼看都覺得字面有點怪!!!
那~~~想說來簡單說一下關於「歌舞伎十八番」是怎麼來的~~!!
歌舞伎十八番是天保年間七代目市川團十郎為市川宗家的家藝選定的18齣歌舞伎演目(演目=戲名) 。
當初稱為歌舞妓狂言組十八番(為什麼稱為妓而不是伎是因為歌舞伎演變到當時叫做這個妓) 之後都略稱歌舞伎十八番。
十八番的演目是初代、二代目、四代目特有的得意表現 荒事 ,七代目自己當時的表演內容連著前幾代的內容整理出來,後來明治以後把它們加以大幅創作再「復活上演」。
十八番當中最有人氣的(演出次數最多的) 是 『助六』『勧進帳』『暫』這三齣。『助六』的原型從初演開始將近100來年經由七代目團十郎的時代以當時的體裁去著手的,『勧進帳』是七代目自身經數年的歲月洗練出來的新演出方式寫作完成的,『暫』是明治中期由九代目以現行的型完成的。雖然現在的演出的型(造型.方式.內容)跟初代或二代目團十郎的關連性很少,但在當時事實上也是以新作品的披露(呈現)這樣延續到現在。
天保三年(1832)當七代目團十郎的長男襲名八代目團十郎的時候,同年3月「八代目市川團十郎襲名披露興行」時演出了成田屋的代表作 『助六』,當時對來場的贔屓(戲迷 Fan)特別贈送一小本摺物(小冊子 pamphlet),這本小冊子的內容涵蓋了『助六』以及初代、二代目及四代目團十郎的得意演役 荒事 的演目17齣戲並列其中(助六是其中一齣),題名為「歌舞妓狂言組十八番」,這就是十八番的來源。
決定把這十八番的演目確定下來是在天保11年(1840)3月,七代目將能劇的『安宅』(描想源義經為逃離源賴朝追捕的的故事) 加以構想經過數年的試行修改後的新作,當時正好是初代團十郎過事後190年,終於決定將這齣戲(演目) 『勧進帳』初演。
主役(主角) 是弁慶為了保護義經的性命與成長著作為自己工作義務。當時的公演一樣給戲迷們一本小冊子,但這一次把名稱簡略成「歌舞伎十八番」,然後把『勧進帳』加到裡面,就這樣歌舞伎十八番的演目就固定下來直到現在。
但是,事實上歌舞伎十八番的劇本其實沒有統整 (個人判斷這跟團十郎家代代因為子嗣產生的負責家系關係有關) ,雖然七代目做了整理,但實際上也是有沒辦法好好整理完成的演目,因此在口傳的傳承方式下,按著浮世繪再加以復原,所以漸漸的一部部「復活上演」,近幾年十二代目團十郎的兒子 十一代目海老蔵 對復活演目有極大的熱誠,並以尊重傳統的同時給予現代的觀眾有娛樂的感受的概念下,復活上演了幾齣戲。
所以可見得,雖然從初代到現在十二代(皆已故) 但十八番的內容其實只是七代目當時為了好好整理所已加以成冊,實際上有的演目劇本是不完整的,因此有心想演家藝的十八番只能靠著自行摸索集資了考察,但這些完成本或是尚待加以整理的內容物是成田屋市川團十郎家的家傳寶是無庸置疑的,就有如代代的當主有人會將書畫、骨董或茶具 用著很好的盒子加以保管,成為自家的家傳物或家中寶物一般,成田屋市川家則是「歌舞伎十八番」。
今時今日,「十八番」則被用來形容:這個人(某人)的得意之技,例如:在KTV裡小明唱XX歌唱得最好聽,那XX歌就是小明的十八番。現在的用語都將十八番這麼使用。
以下列出歌舞伎十八番的演目名稱
1.『外郎売』(ういろううり)
2.『嫐』(うわなり)
3.『押戻』(おしもどし)
4.『景清』(かげきよ)
5.『鎌髭』(かまひげ)
6.『関羽』(かんう)
7.『勧進帳』(かんじんちょう)
8.『解脱』(げだつ)
9.『毛抜』(けぬき)
10.『暫』(しばらく)
11.『蛇柳』(じゃやなぎ)
12.『助六』(すけろく)
13.『象引』(ぞうひき)
14.『七つ面』(ななつめん)
15.『鳴神』(なるかみ)
16.『不動』(ふどう)
17.『不破』(ふわ)
18.『矢の根』(やのね)
現在幾乎不演的有『不動』、『関羽』、『象引』、『七つ面』、『解脱』、『嫐』、『蛇柳』、『鎌髭』、『不破』、『押戻』這十番
實際上比較常演出的演目有
『勧進帳』
『助六』
『鳴神』
偶有演出的則是
『暫』
『七つ面』
『嫐』
『蛇柳』則是十一代海老蔵時期復活上演的。
『外郎売』因為要父子(小孩不能太大)共演所以演出較少,